素食
素食是什麼:
素食是飲食習慣的一種,是主要進食蔬果及穀物類食物而戒絕肉食。近年來,素食之風吹起,很多人以為食素必定能使身體更健康,因而加入了素食的行列。有些人士因宗教信仰或一些信念而素食,例如保護環境和維護動物權益;而有些則只是希望能保持適中體重,因而減少吃肉。
素食習慣主要分為以下五種:
純素食 - 只吃蔬果和穀物類,不吃奶、蛋和肉類
乳素食 - 只吃奶、蔬果和穀物類,不吃蛋和肉類
蛋素食 - 只吃蛋、蔬果和穀物類,不吃奶和肉類
乳蛋素食 - 只吃奶、芝士、蛋、蔬果和穀物類,不吃肉類
水果素食-只吃水果、乾果、硬殼果和蜜糖
素食食品舉例:
全麥和穀物類:紅米、糙米、白米、麵包、燕麥片、麥餅
硬殼果:花生、蓮子、杏仁、夏威夷果仁、榛子、巴西果仁、白果
豆類和豆類製品:黃豆、紅豆、綠豆、眉豆、豆腐、腐竹
蔬果類:蔬菜、瓜類、紅蘿蔔、番茄、菇類、水果
素食好與壞:
素食的好處是素食食品含豐富膳食纖維,進食後容易產生飽足的感覺,繼而可以控制食量,幫助保持適中體重及減低患上腸癌、痔瘡和便秘的機會;亦因素食食品含較少脂肪,因而有助減低患上心臟病、高血壓、中風、癌症、肥胖和膽結石等疾病的機會。
有些營養素只有肉、蛋和奶類食品才能提供,而素食人士不吃肉類,有些甚至不吃奶和蛋類食品,身體就會缺少這些營養素,造成營養不均衡,有時更會引致營養不良、體力不振、貧血及其他疾病。因此素食人士應該特別注意食物的選擇與配搭,或按醫生指示,進食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補充品。
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- 素食與營養(二零一四年八月修訂)